好吊看视频前沿网 | 网聚全球好吊看视频华人

标题: 文蛤的池塘养殖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qianjiesw    时间: 2020-10-22 14:53
标题: 文蛤的池塘养殖
文蛤的池塘养殖

一、文蛤养殖池塘的选择
1. 位置  选择位于中低潮区,风浪较小,底质为细沙质或泥沙质的池塘。海水盐度为10~30ppt,pH值在7.8~8.6之间。水源应不受工农业排污的影响,主要水质指标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好屌看视频水质标准(GB11607-89)。
2. 形状与大小  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佳,长宽比为4:1~6:1,进、排水口分别位于池塘两端;池底应以0.2%的比降顺向排水口,池水深1~1.5m。池塘面积一般应在2hm2左右,最大不宜超过4hm2。
二、文蛤放养前的准备工作
要保证池塘的堤坝不漏水,进、排水设备齐全可靠。
1. 清淤、整底   放养前应进行认真清池,旧池要清淤,将池内污水排净,封闸晒池数月,然后,将淤泥用推土机推到堤坝上或池外。一般每年10~11月或2~3月进行。将滩面翻耕20~30cm,曝晒数日到数月,经消毒后耙平,使底质松软,以利于文蛤下潜。
2. 消毒   放养前必须清除不利于文蛤生存的敌害生物、争食生物及致病微生物。可采用不同药物清池,如:生石灰用量为75kg/0.067hm2、或漂白粉用60mg/L等。
3. 进水  清池之前就应安装滤水网,避免清池时仍有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进入池内。3月中旬进水肥池。初次进水水深以20~30cm为宜,以后随水色和水温的变化逐渐添加。
4. 繁殖饵料生物   一般从放苗前10d开始,使用乾界生物藻相活水素水中溶解,再全池泼洒。严禁直接撒到池中到投苗时,水深逐渐加到50cm左右,透明度达到20~30cm。
三、文蛤苗的选用和运输
由于文蛤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普及,所以池塘养殖所需文蛤苗种主要采捕自自然海区。
在购进苗种时要严把质量关。一要看文蛤苗的鲜度,要求不脱水(包装袋),无腐败气味;二要看活力,用双手大拇指的指甲扒苗种的双壳,如果壳闭和较紧,扒不开,证明苗种活力较好,如果轻轻用力就能扒开,证明苗种活力较差,可能干露时间太长,投放后死亡率较大,甚至全部死亡。
运输可用汽车或船,散装或袋装,袋装每袋20 kg,一般从苗种采集到送至目的地,整个运输过程一般不要超过36h。在装袋和装卸车时要轻拿轻放,防止损伤。运输途中要遮盖好,避免风吹、日晒和雨淋。在运输过程中还要防止温度过高,气温高时,可在运输工具中放置干冰,以降低温度。也可以用冰,但是,冰要用塑料袋等密封好,防止化成水后浇到文蛤上,造成死亡。
四、文蛤苗的投放
一般在春季投放文蛤苗,春季投放壳长3cm左右的文蛤苗一般当年可达到出口标准。而投放壳长1~2cm左右的文蛤苗需养殖两年以上才能收获上市。
在池水深度50cm左右的情况下,把苗种用船装均匀的撒在滩面上,投放的密度每平方米30~50粒/m2左右(以实际利用面积计算)。投苗时要特别注意播撒均匀,不要让文蛤苗叠堆在池底滩面上。投苗后2-3d内大部分或全部苗种已潜居,可将原池水全部排掉,重换新水,不然极易造成苗种大量死亡。
五、养殖过程中的观测工作
养殖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巡池一次,仔细观察池塘的环境变化、安全状况,并做好记录,作为调控水质的依据。观测的具体内容如下:
1. 每日用表层水温计测定最高和最低水温各一次。
2. 每日15:00测定池水透明度和pH。
3. 不定期测定池水盐度、溶解氧、氨氮、硫化氢的含量。
4. 随时测定文蛤的壳长和体重。
六、池塘水环境的管理
文蛤主要靠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生长,因此调控好池塘水质环境是养殖文蛤的关键。要保证水质无污染,盐度平均在10~30,PH值7.8~8.6左右。每年五月至九月是文蛤高速生长增重时期,应抓住这段时间的水质管理。进入五月份后,滩面池水一般应保持在50-60cm,这段时间,气温逐渐升高,水中浮游物生长繁殖较快,可满足文蛤生长营养需要。水太深阳光照射不到池水下层,池底水温偏低,不利于水中浮游植物繁殖。池中水太浅,阳光易直射池底,会出现池塘底栖藻类过量繁殖,形成优势,一旦死亡会造成水质变坏。当进入雨季时,也是气温最高的期间,池中滩面水一般应加到50~60cm,这样做,一是防止强烈的阳光照射池底,二是防止雨水过多造成池水盐度大幅度下降。连雨季节过后,应抓紧池水更新。进入九月下旬,随着气温逐渐下降,应适当把池中水位逐步加深,一般应保持在60cm左右,在结冻前要把水加到100cm左右,准备文蛤越冬。
水质管理应要抓住水的排灌。观察pH值变化,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25~30cm。透明度高,证明水瘦,水太瘦透明度高容易造成大型藻类生长繁殖,严重时会将整个池底封闭,造成文蛤大量死亡。透明度低,证明水太肥,透明度太低水太肥,有可能导致pH值太高,影响文蛤的生长。文蛤养殖的水管理,不宜大排大灌,大排大灌会造成水越来越瘦,水中浮游植物太少,满足不了文蛤正常生长的需要,应该根据水的透明度,采取少排少灌,勤排勤灌的方法,这样可以使池中的水生物不断地加以补充繁殖。如果池水长时间清沏透明,明中透黑或者明中透绿,文蛤在这样池中根本不能增长,需要对这样的池水实行彻底处理。采取的方法是,排掉池水,滩面保留3~4cm,对整个池进行消毒,一般用含有效氯30%漂白粉2.5-3kg/0.067hm2,均匀撒放,1~2d后进水,再排掉再进水,如7~10d后池水无好转,可再进行消毒,直到池水正常为止。
七、越冬管理
文蛤越冬时,池水深保持在100cm左右,不易太深或太浅,太深透光度不好,冬季微弱的阳光照射不良,池底温度太低影响文蛤正常越冬;水太浅除了结冰部分外,剩下的水太少,几个月的时间会出现水中缺氧,也不利于文蛤越冬。如果积雪覆盖池面,要实行人工清雪,一般情况下,在池内冰上清出几道透光通道即可。
春季解冰时,应迅速进行彻底换水。因为冬季数月冰期,池塘水质无法更新,池塘中文蛤等生物的有毒代谢废物大量积累,如不及时换水,极易影响文蛤的生长,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。
八、常见病害的防治
虾池养殖文蛤的常见病害主要有三大类;(1)细菌性疾病;(2)有害藻类引起的病害;(3)非生物性病害。这些病害都会对养殖的文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,严重可使文蛤死亡或大面积死亡。因此,切实做好池塘养殖文蛤的病害防治工作,是确保养殖成功,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。
1. 细菌性疾病
细菌性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。在池塘养殖文蛤期间的诸类病害中,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,危害也最严重,往往会造成文蛤大面积死亡。细菌性疾病引起文蛤死亡的病原菌主要有四种;弗尼斯弧菌、溶藻弧菌、副溶血弧菌和假单孢菌,其中弗尼斯弧菌对文蛤的危害最大。被弗尼斯弧菌感染的文蛤,其症状为;文蛤从泥沙中“跑”到滩面上,停止摄食,双壳开闭无力,壳易剥开,软体组织出现水肿,呈淡红色或桔红色,体液外流,斧足边缘残缺呈锯齿状,2~3日内软体组织开始溃烂,直至死亡。虾池养殖文蛤发生的“水肿病”,主要是弗尼斯弧菌侵入及其它细菌交叉感染所至。尤其是池塘底质环境不良,污泥大量沉积,文蛤极易受细菌侵入,使文蛤发病而死亡。
对弗尼斯弧菌的防治;(1)改善文蛤的生活环境,增强文蛤体质提高抗病力,防止感染;(2)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,文蛤发病时应加大换水量,连续换水至病情好转,再恢复正常换水量;(3)文蛤发病后用乾界生物蛭弧菌将其配成溶液全池泼洒,一般3次即可见效。
2. 有害藻类引起的病害
虾池常见的有害藻类有丝状蓝藻和大型绿藻,有害藻类的产生,是因为虾池水瘦,浮游植物太少造成的。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有以下几点害处;(1)吸取虾池中的“营养”(氮、磷、钾等),使池水清澈,透明度加大,池水一望见底。(2)池内的浮游植物根本无法繁殖。(3)由于池内单胞藻类缺乏,文蛤缺少食物,不仅影响文蛤生长,严重使文蛤生长停滞。特别是丝藻大量繁殖,好象团团棉絮覆盖在滩面上,极易造成虾池底部缺氧,使用文蛤窒息而死亡。有害藻类的防治方法;(1)加强池水透明度的调节,透明度应保持在30~40cm为宜,当透明度超过40cm以上,应及时使用乾界生物藻相活水素肥水,使水中单胞藻类保持一定密度。(2)丝藻和绿藻过多可用网拖拉的办法加以清除。具体做法;将虾池分为几段,用网沿池边,一段一段反复拖拉,便可清除丝藻和绿藻。(3)可将池水全部排出,使滩面干露,采取人工手拣除。
3. 非生物性病害
非生物性病害主要是指环境、营养、有毒物质及人为因素引起的疾病。如池底污泥太多,氨氮、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含量超标;水质条件差,盐度长期低于10 以下或高于30以上,pH值低于7.6以下;海水赤潮;化工厂排出废水污染;虾池长期不肥水,浮游植物含量少;文蛤苗种投放密度过大等等。以上这些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,都会影响文蛤正常生长,甚至造成文蛤发病死亡。
非生物性疾病的防治措施;(1)根据文蛤生活习性,对养殖文蛤的虾池要进行严格选择。文蛤养殖超过二年以上的虾池,必须进行清淤、曝晒、翻耕、消毒,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进行轮放轮养,这样可以防治和减轻病害的发生。(2)改善水质条件,将盐度、pH值等理化因子调整到最适范围之内,严防工业污水和赤潮海水进入池内。(3)加强日常管理工作,尤其是对病害的防治,要做到勤观测,勤检查,发现病害要及时进行治疗,防止病情蔓延,同时做即其它日常管护工作。
虾虎鱼是文蛤的重要敌害之一,它会咬掉文蛤的斧足,造成文蛤停止生长、畸形、甚至死亡。虾虎鱼对小苗的危害更大,能咬碎壳长1cm以下的文蛤苗。要防止鱼卵或鱼苗进入池内,应在进水时使用过滤网,网的规格应根据不同时期而定。如果池内发现大量虾虎鱼存在,可采取人工捕捞的办法,也可采取彻底换水的办法排除。还可在池内保留边沟水,投放大剂量漂白粉杀死虾虎鱼。但是绝对不允许使用茶籽饼,因为文蛤对茶籽饼敏感性很强,即是微量也会造成文蛤的大量死亡。
池塘养殖文蛤病害的产生是由诸多条件和因素引起的,所以对文蛤病害防治应采取“以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措施,树立健康养殖观念,不断提高养殖水平,使池塘文蛤养殖持续稳定发展。
九、收获
1. 收获时间   活文蛤的出口一般在九月份开始,到翌年五月份结束。出口标准为壳长4cm以上。文蛤收获时间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文蛤的生长状况来确定。
2. 收获方法   排干池水,用齿耙人工扒捕。冬季冰下也可以收获,方法是:穿潜水衣,破冰直径1.5m,立于水中,用带网兜的长柄齿耙扒取文蛤。每人次可扒捕直径4~6m范围的文蛤。应注意仔细操作,尽量减少损伤。






欢迎光临 好吊看视频前沿网 | 网聚全球好吊看视频华人 (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